为精准助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子明晰考研方向、科学规划备考路径,10月14日,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举办“2026年考研规划专题讲座”。本次讲座特邀云南省高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云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科负责人徐天奇教授担任主讲,电气专业2022级、2023级有志于考研的学生代表及全体专任教师共同参与。
讲座伊始,徐天奇教授以“为什么要考研”为切入点,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思考。他指出,考研并非随波逐流,而是一次战略性的自我投资。对于电气专业学子而言,考研不仅意味着专业深度的拓展、就业平台的跃升,更是个人视野的升华,硕士阶段的科研训练能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韧品格,这是一生受益的宝贵财富。
针对同学们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,徐天奇教授直面核心问题:“考研难不难?” 他以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国家线为例,通过详实的数据进行了客观分析。他展示了初试总分的平稳趋势以及数学、英语等单科线的具体要求,用事实告诉大家,考研并非“高不可攀”,而是一场“跳一跳能够得着”的挑战。徐教授强调,“难”不在于知识的深奥,而在于备考过程中的专注、坚持与自律,只要方法得当、持之以恒,成功便水到渠成。
在破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后,徐教授为大家指明了通往成功的“考研三步走”战略,信息收集是“方向盘”:方向不对,努力白费。他提醒同学们要尽早确定目标院校与专业,全面搜集招生简章、报录比、专业课参考书目等关键信息。
计划制定是“路线图”:在明确目标后,需制定一份详实到月、周、日的复习计划,合理分配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复习时间,确保各科目齐头并进。执行是“发动机”:“执行远比计划更重要!”徐教授用这句口号,犀利地指出“拖延症”是考研路上最大的敌人。他鼓励大家,考研是“拖延症晚期患者最后的治愈机会”,立即行动、今日事今日毕,是决定成败的最终一环。
最后,徐天奇教授特别结合云南民族大学能源动力(电气工程)专业硕士点的特色优势进行了具体分析。他详细介绍了该硕士点的研究方向、师资力量、实验平台以及毕业生在西南地区电力行业的卓越发展,为在场同学描绘了一幅“近在眼前”的升学蓝图,激发了同学们报考该校继续深造的浓厚兴趣。
整场讲座内容翔实、逻辑清晰、语言风趣,既有高屋建瓴的政策解读,又有接地气的备考策略,现场掌声不断,气氛热烈。在互动环节,同学们踊跃提问,徐教授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。
本次专题讲座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电气专业学子拨开了考研路上的迷雾,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动力,也标志着专业在推动学风建设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相信2022级、2023级的同学们必将以此次讲座为起点,执考研之笔,为自己的专业成长绘就一幅波澜壮阔的新画卷!
供稿人:郑玉莉
一审:郑玉莉
二审:乔琳
三审:滕人超
↑ 上一篇:【专业建设】发挥榜样力量,规划精彩学业:智能制造专业奖学金宣讲会圆满举行
↓ 下一篇:没有了
版权所有 ©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-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
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-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